2018級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行政管理專業是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

發布者:公共管理系發布時間:2020-07-18瀏覽次數:17

2018級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行政管理專業

專業代碼:690206  

二、入學要求

面向高中、中職畢業生

三、基本修業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

(代碼)

所屬專業類

(代碼)

對應行業

(代碼)

主要職業類別

(代碼)

主要崗位類別

(或技術領域)

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舉例

公共管理類

6902

行政管理

690206

社會事務管理機構

9124

人力資源管理

03-149

社會工作者

03-155

基層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行政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辦公室管理人員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

五、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行政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適應從事政府、社區、非政府組織及企事業等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行政文員(助理)、文秘、檔案及信息管理、電子政務系統管理等職業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管理類職業素養、較強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六、培養規格

(一)素質結構要求

1.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

2.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生理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標準;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具有較為寬闊的視野,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較好的人文素養,懂得人文懷,個性鮮明、學有所長。

4.職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道德修養;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具有從事行政管理專業的扎實理論基礎并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具有對行政管理專業相關事務積極主動地適應和勝任的職業熱情;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

(二)知識結構的要求

1.掌握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知識,以及思想品德修養、法律職業道德等課程的內容,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法律職業道德;

2.掌握行政管理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

3.具有行政管理專業必需的英語知識,較高文化基礎水平;

4.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熟練使用辦公自動化軟件進行文字處理和信息采集。

(三)能力(技能)結構要求  

1.職業通用能力——從事行政管理及相關專業工作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1)具備一定的計劃、控制、執行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2)具備一定的表達、應變、組織等方面的經營能力;

3)具備一定的學習、思維組織等方面的策劃能力;

4)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人際協調、人際管理等方面的社交能力;

5)具備一定的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調研能力。

2.職業專門技術能力——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1)掌握現代辦公技能,具備現代化辦公能力 ;

2)掌握現代公關技能,具備人際溝通能力 ;

3)掌握現代檔案管理技能,具備文件資料處理能力;

4)掌握現代公文寫作能力,具備良好的口頭語書面表達能力;

5)掌握現代傳媒技能,具備宣傳報道能力。

3.職業拓展能力——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進行職業的橫向和縱向發展需要具備的一些能力

1)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即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咨詢與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的行政性、事務性工作;

2)公務員應試能力:即閱讀理解能力、策劃方案能力、表達論述能力以及思維創新能力;

3)社區管理能力:即社區服務能力、社區文化教育能力、社區黨建能力;

4)企業管理能力:即企業精神塑造能力、企業形象宣傳能力、企業制度建設能力、企業文化創新能力。

七、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一)課程設置

2018級行政管理專業教學進程表

專業:

2018級行政管理專業

編制日期:2018.3

課程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學時分配

教學周數

考試學期

選修

課程類型

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15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礎課

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45

3

31

14

3

 

 

 

 

 

 

 

B

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72

4

56

16

 

4

 

 

 

 

 

 

B

3

形勢與政策

69

4

59

10

1

1

1

1

 

 

 

 

B

4

體育

108

6

12

96

 

2

2

2

 

 

 

 

B

5

就業創業指導

8

0.5

4

4

4/1-1

 

 

4/1-1

 

 

 

 

B

6

大學生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

8

0.5

4

4

4/1-1

 

 

4/1-1

 

 

 

 

B

7

高職英語

132

8

72

60

4

4

 

 

 

 

2

 

B

8

計算機基礎與應用

60

4

30

30

4

 

 

 

 

 

1

 

B

9

大學語文

60

4

52

8

4

 

 

 

 

 

1

 

B

10

多媒體與自媒體制作與應用

72

4

48

24

 

 

 

4

 

 

4

 

B

11

禮儀素養

36

2

18

18

 

2

 

 

 

 

2

 

B

專業基礎課

12

法律基礎

60

4

42

18

4

 

 

 

 

 

 

 

B

13

行政管理基礎

60

4

42

18

4

 

 

 

 

 

1

 

B

14

知識產權法

72

4

48

24

 

4

 

 

 

 

 

 

B

專業核心課

15

秘書基礎與實務

72

4

48

24

 

 

4

 

 

 

3

 

B

16

公共關系學

72

4

48

24

 

 

 

4

 

 

4

 

B

17

公務員制度

72

4

48

24

 

 

4

 

 

 

 

 

B

18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72

4

48

24

 

 

 

4

 

 

 

 

B

19

組織行為學

72

4

48

24

 

 

 

4

 

 

4

 

B

20

領導科學

72

4

48

24

 

 

4

 

 

3

 

B

綜合實訓課

21

人力資源管理

72

4

36

36

 

 

4

 

 

 

3

 

B

22

管理學基礎

72

4

36

36

 

4

 

 

 

 

2

 

B

23

政府信息化

72

4

36

36

 

 

4

 

 

 

3

 

B

專業限選課

24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證輔導

36

2

24

12

 

 

2

 

 

 

 

0

B

25

市場營銷

36

2

24

12

 

2

 

 

 

 

 

0

B

26

國際管理認證體系

36

2

24

12

 

 

 

2

 

 

 

0

B

專項實踐課

27

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

150

4

36

114

50/2-4

 

 

 

 

 

 

 

B

28

見習

120

4

 

120

4周,安排在第二學期暑假

 

C

29

社會調查

90

3

 

90

3周,安排在第四學期暑假

 

C

30

跟崗實習

150

5

 

150

12周,安排在第五學期

 

C

31

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

540

18

 

540

18周,安排在第六學期

 

C

合計

2668

128

1022

1646

24

23

25

21

 

 

 

 

 

全部總學時2668=理論課課時數1022(38.31%)+實踐課時數1646(61.69%)

備注

1.參加校內公共選修課學習108學時,計6學分。
2.參加網絡通識課學習108學時,計6學分。
3.參加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活動滿90學時,計5學分。
4.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取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四級),可獎勵2學分。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程主要開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體育》、《就業創業指導》、《大學生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高職英語》、《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大學語文》《多媒體與自媒體制作與應用》、《禮儀素養》。

2.專業課程

1)專業基礎課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開設有:《法律基礎》、《行政管理基礎》、《知識產權法》。

2)專業核心課

專業核心課程主要開設有:《秘書基礎與實務》、《公共關系學》、《公務員制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組織行為學》、《領導科學》。

(3)綜合實訓課

綜合實訓課程主要開設有:《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基礎》、《政府信息化》。

4)專業限選課

專業限選課程主要開設有:《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證輔導》、《市場營銷》、《國際管理認證體系》。

3.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

序號

課程

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1

秘書基礎與實務

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秘書的種類與層級、秘書角色與職業、秘書的基本素質(知識結構、能力技能、心理素質等組成)、秘書的修養和職業道德、秘書職業道德提高途徑六個內容模塊。

要求學生學生基本了解秘書學的基本理論,掌握秘書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明確秘書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具備辦公室日常事務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善于與人溝通協作,樂于學習。

2

公共關系學

以中級公關員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課程教學核心內容,包括組織形象塑造、公共關系傳播、公共關系溝通、公共關系協調、公關專題活動、公關危機管理、公關文書寫作7個內容模塊。

要求學生能夠具有公共關系意識和素養、熟悉公共關系工作方法、掌握開展公共關系活動技能,能勝任中級公關員崗位的工作。

3

公務員制度

公務員制度的基本理論、公務員法律關系、公務員的系統結構、考試錄用制度、考核制度與職務任免、職務升降、交流制度及回避制度、公務員倫理規范與獎懲、工資保險福利及退休、公務員的管理與監督及申訴控告十個主要內容模塊。

要求學生能夠明確公務員制度的基本職能、任務、程序和方法,了解其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學科發展的最新發展思想和前沿動態。

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涉及: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原則;行政組織(行政主體)法的一般理論、種類等;行政行為法的一般理論、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征、構成要件等;幾種常見的行政行為;行政程序和其他行政活動等;行政監督與救濟的一般理論;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一般原理和程序;行政賠償等。

通過對本課程的講授,達到兩方面的目標。一方面,使學生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基本理論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對行政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讓學生逐漸習慣用行政法的思維、邏輯和方法去考察、分析、理解社會現實問題,能夠初步解答和回應社會現實中的行政法問題。

5

組織行為學

從個體、群體、組織和領導等方面,重點系統地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的規律。具體包括:個體心理與行為、群體心理與行為、組織結構及其心理與行為三個內容模塊。

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組織中個體、群體、組織、領導的心理和行為的特點及規律,學會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效地激勵人的行為,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創新組織管理能力。

6

領導科學

教學內容主要以領導活動過程為依據,以領導活動規律為主線,將領導理念、領導體制與領導方式、領導工作職責、領導者的素質、領導方法與藝術的內容融合起來。本課程知識結構的內在邏輯是領導是什么,領導干什么,領導者怎么樣,領導怎么當。

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的認識領導的含義、特征,深刻體會領導的本質和價值,正確把握領導的要素和規律,全面掌握領導的內容和職責,科學預見領導的前景和趨勢,從而加深對現代領導規律的認識。

4.實踐性教學環節

1)課程實訓項目內容和教學安排

序號

課程

實訓方法

實訓任務

學期

1

組織行為學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分析組織行為問題

4

2

公共關系學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公共關系問題

4

3

管理學基礎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分析管理基本問題

2

4

人力資源管理

案例討論、角色扮演、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處理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3

5

法律基礎

知識產權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案例討論、觀摩審判、模擬法庭

運用所學理論處理經濟、行政糾紛

1,2,4

6

秘書基礎與實務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處理日常秘書行政事務

3

7

領導科學

案例討論、角色扮演、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處理領導日常事務

3

8

政府信息化

案例討論、上機操作、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完成政府信息化建設

3

9

公務員制度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處理公務員行政事務

3

10

行政管理基礎

案例討論、現場模擬、小組討論

運用所學理論處理行政管理事務

1

2)獨立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內容和安排

序號

名稱

主要內容

學期

周數

學時

方式

地點

1

見習

熟悉行政管理職業特點,為行政管理理論學習提供感性認識。

2

4

120

暑期

校外實訓基地

2

社會調查

了解行政管理職業崗位就業狀況,鍛煉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4

3

90

暑期

校外實訓基地

3

跟崗實習

結合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培養專業崗位實際操作技能

5

12

150

學期,集中

校外實訓基地

4

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

培養專業崗位實際技能及專業論文寫作技能

6

18

540

集中或分散

工作單位、學校

(二)學時安排

行政管理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比例表

項目

學時數

占總學時的比例

備注

理論教學時數

1022

38.31%

實踐教學時數

實踐、實驗課

學時數

746

61.69%

綜合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畢業實習等

900

合計

1646

總學時

2668

行政管理專業學時表

課程模塊

課程門數

學時數

所占比例

公共基礎課模塊

11

670

25.11%

專業基礎課模塊

3

192

7.20%

專業核心課模塊

6

432

16.18%

綜合實訓課模塊

3

216

8.10%

專業限選課模塊

3

108

4.05%

專項實踐課模塊

5

1050

39.36%

總  計

31

2668

100%

八、教學基本條件

(一)師資隊伍

1.隊伍結構

行政管理教研室已經形成一支完善成熟的專業課程教學師資隊伍,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完全符合專業教學實施的要求。教學團隊共有專、兼職教師11人,其中副教授1人,雙師素質型教師4人,碩士學歷7人,所有教師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充滿朝氣和活力。本教學團隊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和學歷,具有法學、社會學、管理學專業背景,形成圍繞行政管理學科的交叉,是一個較理想的梯隊組合。另外,按照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專業聘請行企一線專家擔任校外輔導老師,共24人。專業師生比達到1:16。

2.專業帶頭人

本專業帶頭人為專業教研室主任劉珍珍,教齡13年,副教授職稱,碩士研究生學歷,雙師素質型教師,曾獲得省級“教壇新星”和院級“教學名師”稱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主持省級教科研項目3項,參與省、院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并多次獲得省、院級獎勵表彰。教學工作經驗豐富,理論實踐教學水平較高。

3.專任教師

本專業專任教師共有6人,其中副教授1人,講師5人,3人為碩士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雙師型教師3人。專任教師團隊分別具有社會學、法學和管理學的專業背景,在教學方面專業交叉,覆蓋全面,且在年齡上形成老中青梯形結構,整體職業素質較高,教學經驗豐富,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實力,已形成一支適應高素質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的師資隊伍,較好地滿足了學院辦學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

4.兼職教師

除了專任教師外,專業還形成了自己的校內兼課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的團隊。校內的5位兼課教師均為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隊伍年輕有朝氣,積極進取,努力認真,事業心強,多次在省、院級教學比賽中獲獎,深受學生好評。專業還結合自身情況,結合實踐性教學的需要,聘請了24位行企一線的專家擔任校外指導教師,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日常的教學工作。結合社會實踐工作,開展專業教學活動,更好地提升了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

(二)教學設施

1.專業教室基本條件

學院配備了充足完備的教學硬件設施,在專業教學樓的所有教室均已安裝了多媒體硬件,諸如計算機、投影儀、液晶電視等等,為教師采用課件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授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靈活、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錄像、投影,使教學形式活潑生動,內容信息量大增,教學更為形象直觀,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籍此大幅提高,授課效果顯著。

2.校內實訓室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場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群基本技術技能的訓練,例如《政府信息化》課程的上機操作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的比賽軟件教學學習等。校內實訓基地要保證基本的配套設施,包括公共基礎以及專業課程相關的語音室、多媒體機房等,以及供本專業學生進行實訓的實驗室,目前,我系建有可供行政管理專業使用的電子政務實驗室1個,模擬法庭1個。實驗和實訓項目開出率能夠滿足所有實踐教學環節需要。

3.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是對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和實際工作,進行現場頂崗實習的場所。按照互惠互利原則,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形成較為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包括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統實訓基地、企業實訓基地等。

主要實習和實訓基地一覽表

序號

名稱

服務課程

使用學期

1

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統

(肥西縣公安局、安徽省未戒所、安徽省女戒所、合肥市中院、合肥市公證處等)

綜合實訓與頂崗實習

5學期

2

專業簽約企業實訓基地

(安徽省博天亞咨詢有限公司、安徽勝道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

綜合實訓與頂崗實習

5學期

4.學生頂崗實習條件

1)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

為進一步落實“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行政管理專業在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上常抓不懈。近幾年,逐步和當地的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與安徽省博天亞咨詢有限公司、安徽勝道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省內知名企業簽訂了實踐實訓基地的合作協議,接受專業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工作,安排專職教師進行掛職鍛煉活動。這些實踐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創造了良好條件,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職業能力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通過在這些社會組織中的定崗實習,很多學生掌握領悟了課堂上理論知識之外的社會實踐技能和經驗,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領域,開闊了他們的學習視野。

2)實訓工作的落實

為保證日常頂崗實習的規范實施,學院和專業均有專職人員負責頂崗實習過程的組織與管理,為頂崗實習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頂崗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全程參與學生實習。此外,還聘請行業企業人員擔任“校外職業發展導師”,負責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指導和職業培訓工作,指導注重過程記錄與總結。頂崗實習結束時,由實習基地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個學生按其工作表現評價,最后按考核標準要求和學生上交實習報告的成績評出實習期間的成績,作為學生日??己说囊豁椫匾罁?。

目前來說,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提供的崗位能滿足我院學生實訓、頂崗實習需要,而且與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緊密結合,與專業直接對接。

5.支持信息化教學的條件

專業目前有三門專業核心課程《管理學基礎》、《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具有課程教學網站,網站建設成熟,教學資源豐富、互動性強、界面友好,可以實現學生實時在線學習。

同時,專業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也廣泛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除教學要求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影音資料外,還積極采用諸如藍墨云班課等專業教學app。同時還通過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擴充專業知識。加強師生互動??偟膩碚f,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對于行政管理的專業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讓專業教師能夠更新觀念、接受教育信息化的挑戰。

(三)教學資源

1.教材選用要求

第一,本著“選”、“編”結合,以選為主的原則,大力推動高質量教材的選用,保證高質量教材進入課堂,對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與重點教材要優先選用。

第二,出版自編教材。致力于自編教材的開發,成立了自編教材審定委員會,鼓勵教師進行教材、教參編寫。本專業共參加五部專業教材的編寫,其中《管理學基礎》是“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公共行政學導論》是安徽省省級規劃教材。專業出版自編教材的重點,主要放在體現我校學科專業特色的教材以及省級和國家級規劃教材,同時也自編部分綜合實訓課程的實訓教材。

第三,以多媒體教學為依托,從文字教材與電子教材協調發展的原則出發,推進電子教材的建設,積極編制精品課件,努力搞好教材的系列化建設,以基本教材為中心,做好教材的配套工作。

2.圖書文獻配備基本條件

學院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專業書籍和各類期刊雜志,紙質館藏43萬多冊,以法律類、警察類、哲學類等為主,兼藏理科、文科、管理等文獻,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專業特色的館藏文獻,各類圖書結構合理,為學生課外主動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上述教學環境及條件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保障,使用情況良好。

3.數字資源配備基本條件。

學院圖書館近幾年加快了數字化資源的建設步伐,先后續訂和購置了“超星電子圖書”,“維普智立方發現系統”“龍源期刊閱覽室”“讀秀知識平臺”“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愛迪科森就業數據庫”“維普考試系統”“北大法意案例教學庫”“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萬方博碩論文”等二十二種數據庫。數據庫類型涵蓋了電子圖書,學術論文庫、中文期刊庫、考試庫、視頻庫等多種類型。第一批加入了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實現了與成員館資源共享。同時引進了“Ireader數字資源遠程訪問管理系統”,向非校園網內的讀者提供遠程訪問服務,極大方便了專業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研究。   

九、學生畢業要求

專業學生畢業所獲學分為145學分。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必須全部考核通過獲得相應的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學分為40,專業必修課學分為48。專業限選課一般不低于6學分,專項實踐課不低于34學分,公共選修課一般不低于6學分,網絡通識課一般不低于6學分,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活動5學分。如在校期間可以考取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則可取得相應學分2分。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免费|97久久超碰精品视觉盛宴|警告熟女露脸大合集精品|亚洲日韩av无码一本到